圖書管理 RFID 讀寫器應用:圖書館借還效率提升 50% 的秘密
每到借閱高峰,圖書館借還臺前排起的長隊總能讓讀者望而卻步。傳統(tǒng)條碼掃描模式下,工作人員需逐本翻動圖書對準條碼,單本借閱耗時近 30 秒,高峰時段單臺設備日均處理量不足千冊,效率瓶頸成為智慧圖書館建設的絆腳石。而 RFID 讀寫器的落地應用,正悄悄改寫這一現(xiàn)狀。
在圖書管理場景中,RFID 讀寫器的核心優(yōu)勢在于非接觸式批量識別。圖書入庫時,工作人員將載有館藏信息的 RFID 標簽貼入書脊,通過桌面式讀寫器輕輕一掃,3 秒即可完成單本信息錄入;多本圖書堆疊時,高性能讀寫器可同時識別 10 本以上圖書的標簽信息,入庫效率較傳統(tǒng)模式提升 4 倍。
借還環(huán)節(jié)的變革更為直觀。配備 RFID 讀寫器的自助借還機,無需讀者精準對準掃描口,只需將借閱圖書整體放入識別區(qū)域,1 秒內即可完成多本圖書的借還操作。某公共圖書館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引入該設備后,單臺設備日均處理量突破 2000 冊,讀者平均等待時間從 15 分鐘縮短至 3 分鐘,整體借還效率提升超 50%。
此外,RFID 讀寫器在圖書盤點中也發(fā)揮著關鍵作用。工作人員手持便攜式讀寫器在書架間游走,設備可自動識別范圍內圖書的位置與狀態(tài),2 小時即可完成傳統(tǒng)模式下 1 天的盤點工作量,還能實時定位錯架圖書,館藏管理精準度提升至 99%。
從借閱到盤點的全流程優(yōu)化,讓 RFID 讀寫器成為圖書館數(shù)字化轉型的核心裝備。它不僅消解了傳統(tǒng)管理的效率痛點,更讓圖書館能將更多精力投入到讀者服務中,這正是智慧借閱時代效率躍升的關鍵所在。